【電影心得】彗星來的那一夜 Coherence—多世界詮釋下的科幻電影





其實 彗星來的那一夜 過去已經寫過碎碎念了
然後這篇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又擅自把自己的通識報告拿過來貼了!! ((爆

理科什麼的我超不擅長的,我努力將查過的資料重新整思考
再用自己的理解說出來,啊! 科學真是我不懂的性感~


**以下 文長 含直接爆雷注意**



一、電影劇情介紹:

《彗星來的那一夜》是 James Ward Byrkit 於 2013年自編自導的第一部科幻電影,打破科幻片一定要有壯闊特效的刻板印象,導演運用五個夜晚的時間、一個場地、八位演員,最低成本的呈現了一個精彩絕倫的科學理論。

劇情講述 八位許久未會面的朋友 相約一天夜晚聚餐,女主角小愛(Em) 在車內打給要一同去聚餐的男友凱文(Kevin),奇怪的是收訊聲音斷斷續續,手機螢幕甚至直接破裂損壞。包含小愛和凱文八位朋友都抵達 麥可(Mike) 和李(Lee) 兩夫妻的宅邸相聚,談笑甚歡之際突然發生地震、停電,眾人一齊到外頭探察,發現兩個街區外的房屋並沒有停電,推測可能是因為今晚彗星經過影響到電力系統,眾人回到屋內 事情並沒有就此平息,麥可家門被貼了張恐嚇紙條;有人外出探查說兩個街區外的房子內,竟然坐著和主角群一模一樣的八個人,他們撿了一個盒子回來,裡頭除了乒乓球拍、手套、刀叉等看似毫無關係的日常用品,還有八個人的照片,照片背後還被寫了意味不明意義的數字。


諸多衝擊之下主角們推論出 街上有個特別黑暗的區域,要到兩個街區外去勢必得經過那段黑色區域,一旦經過黑暗區域就會進入到時空輪盤,隨機傳送到另一個分裂的平行時空,兩個街區的屋子外 那個放了日常用品和照片的盒子,就是另一個時空的八個人,為了區分自己所處時空 做的亂數記號,每個人拿出自己的照片,選擇屋內的用品放入盒中,為了增加亂數 每人再將擲骰得到的數字寫在照片背後,最後將盒子放置於屋外,如此只要確認盒子中的物品就能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走錯時空走錯屋子。

雖然是為了區分自己所在時空而製造亂數,但實際上因為分岐實在太多,所以一旦離開,幾乎是可不能再回到自己原本所處的時空了,電影中就是如此總是有人跑錯時空,總是有人使整個狀況更加混亂,主角們每步做出的抉擇,螢光棒選藍色還是紅色?用紅筆寫數字還是綠筆? 要不要出外探勘?全都是在促使分裂更多不同的平行時空,既然回不到原先的時空,也不喜歡自己原來時空的遭遇,那不如就在這晚殺掉那個完美時空的自己,取代她吧! 彗星來的這一夜,眾人各自內心的黑暗也慢慢浮現出來。


二、多世界詮釋 與 相干性:

英文片名《Coherence》指的就是量子力學中的「相干性」,最簡單的定義是一種讓兩個波互相產生干涉的性質。量子力學中的「多世界詮釋」假定了宇宙中同時存在無數個不同的平行時空,每個時空都有一個確定的狀態,我們所見所聞所經歷的一切,只是諸多平行世界的其中之一,就像永遠不會相交的兩條平行線,我們無法去觀測或干涉其他平行世界的人事物。

但是片中那一夜彗星經過地球,某種奇妙作用的影響之下,原本互不干涉的無數個平行世界 產生了「相干性」,主角們能夠離開自己原本的時空,到達其他時空去干涉他們那個時空的人事物,女主角小愛 放棄事業和男友不合,以及在此夜見識到朋友們黑暗面等等原因,對自己時空的遭遇徹底絕望,她默默離開朋友們爭吵咆嘯的屋子,重複走訪街上那段最為黑暗的區域,穿越觀測無數無數個時空,最終找到了對她來說「最完美」的時空,那個時空的小愛事業有成,和男友恩愛即將結婚,朋友們感情和睦,小愛決定殺了那個自己,取代她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一夜過後,殺死自己而體力虛脫昏倒的小愛甦醒,急忙到浴室查看屍體是否還在原地,沒有屍體、沒有任何異狀,相互干涉糾纏的多個平行世界已經在彗星解體後「退相干」了,日常照樣運作。


三、哥本哈根詮釋 與 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所提出的思想實驗,在許多科幻作品皆有引用此概念,在《彗星來的那一夜》中也有被提到,實驗大概內容為將一隻貓關在鐵箱中,將火藥放入鐵箱中,火藥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會爆炸,百分之五十的機率不會作用,在我們觀察箱子之前,貓同時處於一種「是生也是死」的疊加狀態,我們做了「觀察」的動作後,波函數才會「塌縮」成生或死的其中一種結果,最普遍被支持的「哥本哈根詮釋」,就是主張當「觀察」發生,系統不再處於兩種疊加狀態,波函數會發生「塌縮」成任一結果。

上段所述的「多世界詮釋」則是否定「塌縮」的曾經發生,不將「觀察」當作一個特殊的動作過程,以「多世界詮釋」的論點來看薛丁格的貓實驗,打開箱子後,貓「生」和「死」的狀態都還延續著,只是分岐成貓活著的世界和貓死了的世界,兩個平行世界在極短的時間內「退相干」,所以「活貓」世界的人無法干涉「死貓」世界,甚至根本不會察覺或觀測到「死貓」世界。

雖然《彗星來的那一夜》中角色們引述了「薛丁格的貓」以及「塌縮」的概念,將自己形容成箱中的貓咪,處於多種可能的的疊加狀態,彗星解體後可能會塌縮成一種結果,無疑是「哥本哈根詮釋」,但實際上片中所展現的卻是「多世界詮釋」,彗星來的那一夜裡無數個平行世界,都觸手可及的在主角面前呈現出來,天亮後彗星解體,多個平行世界之間「退相干」不再互相干擾,而不是「塌縮」。


四、心得:

《彗星來的那一夜》是近來我最喜歡的科幻電影,它小成本呈現方式讓我非常驚艷,一直以來我對科幻電影的刻板印象都如像是《星際大戰》《2001 太空漫遊》、《星際效應》等,不是大成本的壯闊畫面,就是讓人眼花撩亂華麗特效,展現未來科技的無與倫比一直是科幻片的主流導向,《彗星來的那一夜》卻完全反其道而行,導演與演員多次一同討論修改劇本,拍攝時許多對話和現場狀況都採隨興演出,除了增加臨場感以及顧慮諸多劇本細節外,它最值得敬佩的地方在於,用最有限的資源去完整呈現 現有的科學假設,觀眾看完電影意猶未盡之餘,也會因為對電影中科學理論的好奇,去查詢相關的資料,進而增廣見聞,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教學相長吧!我也是看了電影對片中呈現的平行宇宙感興趣,查了分析和影評才了解到一部看似簡單的低成本電影,竟包含這麼有趣的科學假設。人人都可以主動了解科學,但普遍社會大眾皆認為那是科學家或是理科生的專門領域不該涉足,事實上科學與我們的生活已經密不可分,日常中用到的所有物品幾乎都是科技進步下的產物,多了解科學,多涉略知識,多感知身邊的事物,多思考、多假設、多求證,才不枉活在這個資訊時代,不枉活在這個諸多巨人肩膀堆疊出來的視野。



五、參考資料:

【豆瓣電影】彗星來的這一夜 評論 — 以理科生的视角作几点解读

【豆瓣電影】彗星來的這一夜 評論 — 年度最烧脑电影《相干效应》导演访谈(海量剧透)

維基百科【相干性】條目


維基百科【多世界詮釋】條目


維基百科【哥本哈根詮釋】條目


維基百科【薛丁格的貓】條目

Youtube 影片— 薛丁格的貓【中文字幕】

Youtube 影片— 平行宇宙的科學--三分鐘科學

Youtube 影片— 量子力學的多世界詮釋 - 三分鐘科學

Youtube 影片— 真‧量子力學的多世界詮釋 - 三分鐘科學




留言

熱門文章